衛教工作坊內容包含
-
學習縫製專屬自己的布衛生棉
-
接受完整且深入的生理衛教課程
-
獲得布衛生棉2片,帶回家重複使用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絕大多數家庭是以農務勞動力換取一天生活費用所需,大多數的人是生活在貧窮線下,意指每日可支配所得低於新台幣60元,市場上最便宜的衛生棉一包8片要價新台幣34.8元,生理用品因此成為奢侈品。

在東非有一群女孩子,每當月經到來時,沒有錢購買衛生棉,僅能以破布、獸皮、樹葉等作為替代品,或是坐在沙地上等待經血流乾;月經來的時候不能任意離開、被迫輟學、甚至用性交換衛生用品;也因為社會不平等的關係,每每面對月經時,她們總是羞於開口談論。

「有時候學校會發衛生棉,但如果沒有領到的時候,我就不能去上學。」
「沒有人教過我月經是什麼,所以初經來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內臟破裂快要死了。」
「月經來的時候我覺得很糟,因為制服會沾到經血,而且如果被男生看到會被嘲笑。」
社會的壓迫加劇了羞恥及不安,月經對她們來說是一個夢魘。
問題的根源
在烏干達平均每日有16名婦女因難產而喪生。愛女孩團隊曾參加過一場葬禮,這位19歲的女孩正是因為家裡經濟困難無法前往醫院治療,最終不幸去世。在台灣19歲的年輕人通常正準備進入大學,但在醫療資源匱乏的烏干達偏遠地區,婦女每次的分娩都像是在賭命。
而我們也聽聞有些女孩渴望有衛生棉可以回到學校上課,因而被誘拐欺騙發生關係以換取衛生棉...。
像這樣情況的發生,其實問題根源包括了當地女性缺乏正確的衛生教育以及月經教育知識,若有一堂布衛生棉衛教課幫助女孩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減少意外懷孕,更希望透過布衛生棉終結她們「被迫」缺席的那幾天,幫助她們留在學校接受教育,看見未來有不一樣的可能。


以教育取代援助發放
愛女孩從2015年開始,以布衛生棉衛教計畫深入非洲偏鄉,超過15萬名婦女與女孩得以學會縫紉布衛生棉,技能與知識可以被傳授,成果也可以被複製!
物質資源的缺乏且社會的不理解,使月經成為女孩的夢魘。愛女孩與種子老師合作,前往不同的偏鄉校園和社區進行布衛生棉衛教工作坊,課程包含了如何選購及剪裁布料、如何縫製及維護布衛生棉,以及月經教育及經期照顧等知識,而我們也鼓勵男生一同參與縫紉,聽聽當地女孩彼此交流分享,讓月經不再是一個禁忌,而是一個可以被公開談論的話題!
上完課程後的女孩,總會開心地分享:「原來月經是正常的,一點都不骯髒。謝謝妳們!」一堂布衛生棉衛教課,可以為女孩的自信與健康帶來極大轉變。




布衛生棉,為健康開啟新扉頁
在烏干達索羅提區,23歲的薩拉艾朵(Sarah Aduo)曾和許多女性一樣,只能用粗糙的舊布料度過生理期,常因此感到不適,甚至引發感染。
去年11月,懷孕中的她參加了愛女孩的布衛生棉工作坊。在這裡,薩拉不只學會製作安全舒適的布衛生棉,更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要把這項技能分享給社區裡需要幫助的婦女們,」薩拉說:「讓更多人不必為買不起衛生用品而煩惱。」
這不只是一項技能的傳承,更是一份溫暖的承諾。透過知識的分享,我們正在編織一個讓每個女性都能活得健康、自在的未來。


「女子」事持續被複製
Namulondo Amina,她在小學4年級的時候被父母遺棄,遇到好心的牧師Jonathan收留她,並且就讀於牧師所創立的好撒馬利亞人小學。
2019年,愛女孩團隊在學校舉辦布衛生棉工作坊時,Amina是眾多參與者之一。兩年後的一次偶遇,已經升上中學的她主動分享:「我一直在使用你們教的方法製作布衛生棉,不只解決了自己的需求,還教會了其他同學。現在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布衛生棉!」
一個女孩的改變,帶動更多生命的蛻變。這不僅是一項技能的傳承,更是希望的接力

▲兩年未見Namulondo Amina,她成長了許多,18歲的她也試著用布衛生棉縫紉去影響及幫助身邊的女孩。
影響力
集資完成後,我們可觸及3000名以上的女孩,打破月經貧窮的循環,讓女孩們得以更多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衛生教育知識,不再被迫缺席學業!也期許這3000名女孩持續複製成果,讓布衛生棉衛教的技能與支持,持續拓展至每個地點,影響每位女孩的生命。


愛女孩從布衛生棉縫製與衛生教育開始,深入非洲鄉間,不僅看到婦女們在農業、健康、教育各層面所面臨的困境,更看見她們的韌性與毅力將會是家庭與社群能否脫離貧困的關鍵力量。
透過成立工作坊、改善農業環境與水資源、整合供應鏈等方式,愛女孩致力於保障婦女的權益,並進一步翻轉整個偏鄉社群。